米兰(中国)
 
  • 李毛到天工机械公司调研
  • 本报讯 (首席记者 邵宪杰) 5月6日下午,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毛到天工机械公司调研,现场了解煤矿井下架空乘人装置改造试验情况,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委有关工作部署要求,聚焦安全高效生产,持续推进煤矿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提升行动,有规划地实施设备工艺改造升级、技术更新迭代,大力支持岗位创新、发明创造,让更多创新创造者得实惠、有地位,充分激发蕴藏在广大职工中的聪明才智,为集团建设世界一流创新型企业贡献力量。

    为了缩短职工下井途中行程时间,在集团谋划指导下,平煤股份机电处联合天工机械公司、铁福来装备制造集团对煤矿现有井下架空乘人装置进行提速改造,并增设了相关联动保护装置,目前样机已试制完成。以长度1500米的巷道为例,改造后的装置比原有装置提速约30%,降低了职工劳动强度。

    当天下午,李毛来到天工机械公司煤矿井下架空乘人装置改造试验现场,认真听取相关工作汇报,详细察看装置运行情况,并进行了乘坐体验,提出了进一步改进建议。

    李毛强调,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新时代新征程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客观要求。新质生产力不是凭空产生的,传统产业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基础,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是加快发展“平煤神马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内容。要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委有关工作部署和要求,聚焦安全高效生产,持续推进煤矿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提升行动,以创新引领驱动转型升级,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传统产业可持续发展加装“新引擎”、激发“新动能”。

    李毛指出,在科技创新上,有时简单的思路转变、指标调整、技术改造,往往能带来明显变化。我们的一切创新活动都要围绕“六个坚定”、聚焦安全生产和质量效益进行。要更加突出实用,力戒科技创新不切实际、不能实用、不见实效的“形式主义”,让创新成果同市场需求、企业发展、职工期待紧密结合起来,让更多成就来自矿井车间、来自班组一线、来自新工艺新产品,以实实在在的技术创新推动产品转化、产业转型,真正实现创新价值、实现创新驱动发展。

    李毛强调,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也是最具有决定性的力量。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首先要用好人才这个第一资源。要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用好用活集团出台的多类型激励方式,厚植一流创新生态。要坚持顶层设计与岗位创新相结合,既要抓住时机,有规划地实施设备工艺升级和技术迭代,形成具有自身特点的生产技术优势;又要大力支持岗位创新、发明创造,鼓励职工立足岗位,在自己熟悉的领域进行高质量、有效和有目的的创新,让更多敢想敢试、敢创新、会创造、能创效者得实惠、有地位,充分激发蕴藏在广大职工中的聪明才智,让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充分迸发,为集团建设世界一流创新型企业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