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兰(中国)
 
  • 打造一流创新高地 助推绿色低碳发展
  • 7月29日上午,炼焦煤资源绿色开发全国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理事会暨第一届学术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职工休养院举行,共议建设良策,共谋发展大计。河南省政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刘炯天讲话,平顶山市委书记陈向平致辞,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毛为实验室第一届学术委员会委员颁发聘书,集团总经理杜波致辞并为实验室理事会成员颁发聘书,科技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管理处处长闫金定、河南省科技厅总工程师高拓讲话,集团常务副总经理张建国、总工程师李延河出席。


    在现场或以视频形式出席会议的还有中国工程院院士张铁岗、王玉忠、杨春和、王耀南,澳大利亚技术科学与工程院外籍院士刘科,郑州大学学术副校长臧双全,中国矿业大学副校长卞正富等专家学者。

    据了解,按照国家有关重组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的战略部署,2022年,集团联合郑州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对炼焦煤资源开发及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进行重组重建,并于今年2月3日顺利通过重组答辩。3月28日,科技部正式下发建设通知,标志着炼焦煤资源绿色开发全国重点实验室成功重组,正式成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会议分两个阶段举行,张建国主持第一阶段会议。

    杜波代表集团向各位院士专家、领导和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他说,米兰网作为新中国自行勘探、设计、开发建设的第一个特大型煤炭基地,自建矿以来,主动融入国家能源发展战略,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相继攻克煤矿灾害防治、智能化开采、“瓦斯抽采—发电—制冷降温”等一大批关键核心技术,逐步走出一条煤炭资源绿色开采、高效转化、清洁利用的新路子。此次会议汇聚了国内顶级专家学者,规模之盛、规格之高、行业影响力之大,在集团发展史上尚属首次。希望各位专家学者畅所欲言、深度交流,助力实验室打造国内技术装备领先、创新人才云集、科技成果卓越的一流创新高地,为煤炭工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陈向平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各位院士专家、领导和嘉宾的到来表示诚挚欢迎和衷心感谢。她说,长期以来,平顶山市与米兰网围绕国家所需、地方所急、政企所能,不断深化合作,推动产城融合。实验室作为我市唯一国家级科研平台,汇聚了大量科技精英和专业人才,特色优势明显、团队阵容强大。此次会议的召开,必将为米兰网高质量发展蓄能增势,为推动平顶山产业转型升级实现新突破、产学研用融合发展探出新道路。诚挚希望各位专家多为实验室发展建言献策,开展科技协同攻关,催生出更多原创性、颠覆性创新成果。我市将以此为契机,全力做好各项配套、人才服务、项目实施等工作,以最优政策导向、资源配置、服务保障,切实让专家人才集中精力搞研发、心无旁骛干事业,让“创新之花”结出更多“发展之果”。

    闫金定、高拓对会议召开表示祝贺,并对实验室建设提出要求。

    李延河宣读实验室第一届学术委员会委员名单。

    李毛为刘炯天、张铁岗等实验室第一届学术委员会委员颁发聘书。

    刘炯天讲话。他说,作为实验室第一届学术委员会主任,我对大家的信任表示衷心感谢。实验室是2022年首批进行重组的能源领域全国重点实验室,其成立是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生动实践。我们要服务于国家战略,立足“双碳”目标,对基础性、战略性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展开攻关,多出战略性、关键性重大科研成果。要服务于产业体系,坚定走炼焦煤全流程绿色转化利用之路,加快破解制约炼焦煤资源高效绿色开发的关键核心技术问题,促进国家煤炭转化与耦合利用领域的科技进步,实现“用其能、取其材、固其碳、不污染”。要服务于实验室,深刻把握新形势新要求,大力加强基础科学研究,切实增强加快科技创新步伐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坚决打好战略前沿技术攻坚战。学术委员会是实验室的学术领导机构,学术委员会委员要切实履职尽职,发挥各自优势,对实验室的建设多提引领性、战略性意见建议,指导实验室产出更多“从0到1”的原创性和颠覆性创新成果。

    会议第二阶段分为学术委员会会议和理事会会议,分别由刘炯天、李毛主持。

    学术委员会会议上,张建国作实验室工作报告,实验室相关负责人汇报实验室开放课题指南。实验室第一届学术委员会委员讨论审议实验室章程,对实验室发展、开放课题指南等提出意见建议,并形成学术委员会会议决议。

    理事会会议上,李延河宣读实验室理事会成员名单。杜波为臧双全、卞正富等实验室理事会成员颁发聘书。实验室理事会成员讨论审议理事会章程,并形成理事会会议决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