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朱佩娴)大学毕业到平煤股份三矿工作5年,王闯从一线采煤工成长为矿井工程设计技术人员,看似一帆风顺。然而,2016年4月,平煤神马集团化解产能,他被转岗分流。“不采煤了,我能干啥?”王闯心里没底。
集团下属尼龙科技公司针对内部职工招聘。无奈,王闯应聘双氧水车间倒班巡检工人岗位。“开始接受不了落差,后来想通了:放低心态,摆正位置,跟公司转型,就会有出路。”
一边磨练操作技能,一边自学化工理论、技术,王闯凭着敢闯敢干的劲头,再次崭露头角。2016年11月,他被任命为双氧水车间技术员。
在主动转型中,平煤神马集团“闯”出了新天地,构建起以煤焦、尼龙化工、新能源新材料为核心,多元支撑、协同发展的产业新格局。公司主动关闭矿井35对,退出产能942万吨,转移安置职工3.24万人,实现扭亏为盈,2018年盈利15亿元。
“以项目为依托,我们计划再转移3万名煤矿富余职工到非煤产业,通过实施绿色改造、智能改造、技术改造,提高发展质量,改善职工生活。”平煤集团相关负责人说。
3年来,河南以平煤神马、河南能化、郑煤机、安钢等大型国有企业解困为突破口,打了一场漂亮的国企改革攻坚战。2018年,河南省市两级监管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6081.9亿元,同比增长11.2%,累计实现利税502.7亿元,创近年来最好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