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兰(中国)
 
  • 《中国煤炭报》:“放羊娃”的三个人生梦想
  •      (本报记者 郭义伟在河南省煤炭行业,王羊娃是个“名人”。
          他的名字让人一听就能记住,有人打趣说,这个名字带着这个农业大省特有的味道。
          他的经历很多人都熟知,从放羊娃到农民工,从煤矿工人到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他是无数“煤亮子”心中的偶像。
          他与改革开放同岁,在祖国走向繁荣富强的历程中,他一同成长,走出了一个煤矿工人的梦想人生。
          他的故事,要从三个梦想说起。

    羊娃一梦
    “挣2万元钱回家盖房子”

          挣钱盖房子,是王羊娃人生中的第一个大梦想。这个梦想是他的妻子带来的。
          王羊娃的老家在河南省平顶山市鲁山县背孜乡盐店村,地处伏牛山东麓。
          三间简陋狭小的土瓦房、一间草房、一间牛棚,这是王羊娃童年对家的全部记忆。除此之外,还有搭在田间地头的羊圈。
          王羊娃说,自己出生时,他的父亲正替生产队养着几只羊,下地时便把他放在了羊圈里,乡亲们看到后开玩笑说王家又多了个“羊娃”,“王羊娃”这个名字便叫开了。
          从小在羊圈周围长大的王羊娃,六七岁就帮着家里放羊,那时,在小小的他的心目中,羊放得好就能多挣钱,过上好日子。然而,上初中时,他还是因为交不起2块钱的费用而差点辍学。读到高中,家里再也供不起他上学了,他开始走上打工之路。
          建筑工地、铜矿、小煤窑,王羊娃辗转过许多地方,到北京市、天津市打过工,还摆过地摊,但这些都没有让他“富裕”起来。
          王羊娃在遇到妻子时,还没有“脱贫”。想和妻子结婚的他因为家太穷而遭到岳父母的强烈反对。但妻子却执意嫁给了他。王羊娃当时就有了个想法:“作为一个男人,她既然嫁给了我,就不能让她跟着我吃苦!”他觉得,最起码得给妻子一个舒适的“窝”。
          有了目标,有了动力,催生了他的第一个梦想——“挣2万元钱回家盖房子”。
          2004年,平煤十三矿招工,王羊娃听说那儿的一线普通工人一个月能挣2000元,就决定试一试。这一试,便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
          上班第一个月,他下了30天井,拿到了942元工资。干了8个月,就净挣了2万多元钱,回家盖了4间平房。第一个梦想就这样实现了。

    羊娃二梦
    “好好干,成为企业正式工”

          通过在煤矿工作实现了盖房子梦想的王羊娃,开始有了第二个梦想——好好干,成为企业正式工。
          “3月10日,十三矿职教中心对150名外来务工人员进行为期15天的安全技术培训。”这是《平煤股份十三矿矿志》2004年3月大事记中的一行字。王羊娃就是这150人中的一个,而王羊娃很早就明白,在煤矿,不管对自己还是对企业,安全大过天!
          在来十三矿之前,王羊娃曾在一个小煤窑做过工。未经过安全培训,第一天便被安排下井。那里巷道狭窄,没有照明灯,没有支护。由于按量计资,那天他们出的煤少,班长便拿炸药下去炸煤。谁知一下导致了巷道崩塌,王羊娃吓出了一身冷汗。下班途中,他和工友走到一个废旧巷道时,工友笑着说:“羊娃,我给你放个烟花吧?”他当时有点疑惑,咋放烟花?还没等问,工友点燃一根火柴扔进巷道,他还没反应过来,工友又划亮第二根火柴扔进去,整个巷道突然“哗——”地一声,一个明亮的大火团瞬间燃起又消散,如烟花绽放。
          这惊心动魄的一幕,让王羊娃再也不想去那个小煤窑了。煤矿成了他心中“凶险”的代名词。但王羊娃在十三矿下井后却发现,这里巷道又宽又亮,施工现场顶板有牢固的支护网,出入有矿车坐,他心里踏实了很多。
          刚下井的新员工都是老师傅带。有一次跟师傅一起下井时,师傅开掘进机没停电,王羊娃毫不犹豫地制止了他:“我在矿上参加过安全技术培训,你这样是违章作业,你让我接着干活是违章!你当师傅的,咋这样教我?我不干!”
          这一下,王羊娃在队里出了名。人人都知道这个“犟筋头”敢跟师傅叫板。有人说他太较真儿,但他觉得,“在安全问题上,还是较真儿点好”。
          在十三矿,王羊娃月月出满勤,只要一下井,就好像有使不完的力气。农忙季节他也没来得及回家帮忙,家人有点不高兴,有人说他傻,他却觉得,人太精明了也没什么用。“尤其在煤矿,井下的活儿谁来干呢?”
          又较真儿又傻的王羊娃在2006年靠实干先后荣获矿、集团劳模称号,2007年,顺利转招成为一名正式工,实现了第二个梦想。

    羊娃三梦
    “带领队里的弟兄们过上幸福生活”

          成为正式工的王羊娃继续努力着,入了党,当上了队长,开始有了第三个梦想——带领队里的弟兄们过上幸福生活。
          过上好日子的第一要义还是安全生产。掘进二队后勤班班长王军峰和王羊娃差不多大,还是老乡。四五年前的一天,掘进二队副队长家办孩子满月宴,王军峰被请去帮忙。王军峰在宴席上喝了点酒,下午到队里开会时被王羊娃发现,因矿上有明确规定禁止酒后上班,王羊娃当场提出对王军峰进行罚款,而且还是由副队长来执行。
          “罚个一两百就行了吧?”副队长有点不好意思,毕竟是帮自己家的忙,才让兄弟摊上这事儿的。
          “不行,罚1000元,再写一份书面检查。”王羊娃说。
          王军峰当时月工资只有4000多元,一下子便罚去了四分之一,心里很不高兴。“还是老乡呢!”王军峰嘀咕着。但事后,王羊娃主动找王军峰聊天,说起自己的经历,谈谈酒后工作的危害,王军峰也后悔了。
          王军峰到矿上之前很爱玩,来到掘进二队后,家人都说他跟着王羊娃“学好了”,变得踏实、上进,也成了劳模。他负责的巷道质量标准化工作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
          “地面不能出现煤块,指头大的小煤块也不行。”这是王羊娃对他提出的要求。他觉得王羊娃有点“强迫症”,但当集团连续2次挑选他们队召开质量标准化现场会时,他特别自豪。
           同样觉得王羊娃有“强迫症”的还有十三矿安全副矿长王正建。有一次他在下井检查时,发现掘进二队所有井下皮带边管与托辊链接的销子开口都呈90度向上排列。矿上质量标准化和达标规范并未这么精确要求过,但王羊娃认为统一排列,看起来更加整齐,效果更好。
           在王羊娃的带动下,掘进二队成了整个集团都叫得上名号的“明星区队”,施工过的巷道被矿上称为“免检工作面”。这些年来,矿上对掘进二队安全、质量奖励加起来有200多万元,人均2万多元,队里的人均月工资从原来的4100元增长到了近7000元。现在,6名队员正准备换新车,90多名队员不是在平顶山市买了房子就是在老家盖了房子,大家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梦想与荣誉并行
    “其实现在压力有点大”

          在实现梦想的过程中,王羊娃也获得了应有的荣誉,他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入选“感动中国的矿工”,当选为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2017年10月,这个昔日的放羊娃代表煤矿工人,与来自全国各地的代表一起走进人民大会堂。他坐在左侧第8排,望着主席台上习近平总书记的身影,听到总书记说要“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要形成“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局面,他很激动。
          王羊娃走出人民大会堂后,觉得未来更有希望了。他参加了省里组织的宣讲团,到各地宣讲十九大精神,他成了身边人的骄傲。
          王羊娃在工作中更努力了。2019年5月初,矿上新进了掘进机,新机器要在地面拆分后送到井下再组装,材料员郑佳佳负责掘进二队的这项工作。在他记忆里,以往一台新机器要花6天时间才能装好,这次却只用了1天便装好了。原因是队长王羊娃改变了以往把零部件一起运到井下再组装的方式,而是按照安装顺序,运下去一个便装一个,大大提高了组装效率。
          “其实现在压力有点大。”王羊娃坦言,荣誉让他觉得身上的担子更重了,现在,他的重心依然是为第三个梦想而奋斗。队伍里还有一些队员家庭比较困难。他表示,还要继续带着弟兄们干得更多、更好,争取能做到总书记要求的“人人皆可成才”。
          王羊娃觉得,自己能从放羊娃走到今天,不仅是自己努力的结果,更多的是组织的培养和信任。他下定决心:“一定要牢记党员身份、不忘组织嘱托,把队伍带出个样子来,让工友们过上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