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兰(中国)
 
  • 集团全力打好精准扶贫攻坚战工作
  • 把庄严承诺写在中原大地上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不能掉队。我们将举全党全国之力,坚决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确保兑现我们的承诺。
        ——2017年10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会上的讲话

        这是举世瞩目的减贫实践——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5564万、河南省47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
        这是掷地有声的庄严承诺——小康路上不落下一人,确保到2020年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近年来,集团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积极履行政治责任、社会责任,动员全集团力量,采取超常举措,拿出过硬办法,合力打好精准扶贫攻坚战。集团定点帮扶的9个贫困村,已有4个村整体脱贫、摘掉了贫困村的帽子。
        响应召唤,践诺担当,集团广大干部职工向中央、省委,向全省人民交上了一份喜人的成绩单。
        压实责任 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
        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使命担当。作为国有企业,米兰网责无旁贷。
        但愿苍生俱温饱,不辞辛苦出山林。2017年8月24日下午,叶县常村镇柴巴村迎来一位特殊的客人。
        他走村串户,问疾苦、询冷暖、察民情、看发展。在该村贫困户杜贵钦家中,他详细询问村民的生活情况,扳起指头和村民一笔一笔细算收入账,研究还要采取哪些更具针对性的帮扶措施,并叮嘱集团有关部门人员和驻村第一书记要摸清实情,对症开方,精准施策,确保“精准扶贫、不落一人”。
        他就是米兰网党委书记、董事长梁铁山,而柴巴村是集团定点帮扶村。
        2015年8月,按照省委组织部、市委部署和要求,集团党委从9家基层单位选派了9名优秀党员干部,到包括柴巴村在内的9个经济落后村担任村党组织第一书记。
        这9个经济落后村分布在叶县、郏县、鲁山县境内,多在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基础差、“家底”薄,贫困人口多是因病因残缺乏劳动能力者。
        正视困难,才能更好解决困难。面对艰巨任务,集团主要领导深入扶贫一线,率先垂范,并发出明确信号:提高政治站位,强化组织领导,层层压实责任。
        集全集团之力,撸起袖子加油干!
        突出“高”,建立领导机制。成立了选派优秀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工作领导小组,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和集团总经理任组长,集团分管组织工作的党委副书记任副组长,成员包括综合办公室、组织、财务、宣传、工会等9个部门负责人。明确了各选派单位党委书记作为本单位开展扶贫攻坚工作的“第一责任人”。
        突出“严”,建立管理机制。确立了集团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相关部门协调配合的齐抓共管工作机制,每年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驻村扶贫工作。每季度的集团党建领导小组会议,研究部署该工作也是一项主要内容。前不久,集团召开驻村扶贫资金协调会,安排部署对定点帮扶村发展集体经济项目、开展人居环境整治专项行动、对贫困户进行“六改一增”等的资金投入。
        突出“实”,建立选派机制。提出了“干部驻村任职,单位结对共建”的工作思路,突出选优派强,拉高选人标杆,从各基层单位精挑细选综合素质高、事业心强、吃苦耐劳的干部驻村任职。今年9月,集团认真落实平顶山市脱贫攻坚百日会战要求,在原有9家基层单位的基础上,增加尼龙科技公司、平宝公司2家单位,选派一批优秀干部协助驻村第一书记开展工作,壮大驻村力量,加大帮扶力度。
        突出“新”,建立责任机制。落实“干部当代表、单位做后盾、领导负总责”的工作机制,制定《关于组织选派单位党员干部与第一书记派驻村贫困户开展结对帮扶工作的意见》,要求选派单位明确1名领导班子成员为联络员,负责日常联络,落实帮扶责任,强化支持保障,确保驻村干部“驻得长”“干得实”,选派单位“帮得好”。集团领导要求,要经常深入帮扶村,协调解决问题、现场指导工作。
        突出“活”,建立保障机制。要求干部驻村任职期间,原人事关系、工资和福利待遇不变,发生的交通费、住宿费等实报实销,认真做好保险、体检、生活补助费发放、办公生活用品保障等工作,及时解决他们日常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同时,集团党委非常关心爱护驻村第一书记,给予其优厚的政治待遇,在今年“七一”表彰大会上,9名驻村第一书记分别荣获集团“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受到了隆重表彰。
        分工明确、责任清晰、任务到人、考核到位、保障有力……
        集团各部门、各单位和驻村第一书记咬定脱贫目标不放松,以“但愿苍生俱饱暖”的情怀为民造福,以愚公移山之志苦干实干,用行动托起了贫困村的希望。
        同奔小康的铿锵足音响彻中原大地。  
        凝聚合力 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
        攻坚克难,最怕花拳绣腿,最忌光说不练。脱真贫、真脱贫,要的是真干、实干、会干、干好。
        2017年9月22日,集团总经理杨建国来到鲁山县观音寺乡西桐树庄村调研精准扶贫工作。他强调,集团各部门、各相关单位要全力支持驻村干部开展工作,把满腔热情和精准施策结合起来,形成强大工作合力,坚定不移完成精准扶贫这一攻坚任务。
        对此,八矿、帘子布公司、十二矿、香山矿、天通电力公司、天昊公司、工程塑料公司、物业服务中心、大庄矿9家派出驻村第一书记的单位党委高度重视,领导班子成员思想认识明确,把脱贫攻坚作为最重要、最紧迫、最艰巨的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把扶贫责任扛在肩上,把扶贫任务抓在手上,大力支持驻村第一书记开展精准扶贫工作,有力地促进了扶贫工作的顺利开展。
        “今年夏收后,我们将村里的1万公斤非转基因小麦加工成面粉,运到八矿职工食堂,让职工和家属吃到了绿色食品。”11月6日,府君庙村驻村第一书记关会卿兴奋地说。
        关会卿是八矿职工医院工会主席,两年前经集团选拔,被市委组织部派驻叶县常村镇府君庙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
        就在关会卿驻村的同时,八矿成立了以矿党委书记、矿长为组长,1名领导班子成员为联络员,组干部门牵头的对口帮扶工作组,制定了驻村书记定期向矿党委书记汇报工作和矿领导每月轮流到府君庙村开展扶贫调研工作的制度。该矿领导班子成员与贫困村民开展“一对一”结对帮扶活动,逢年过节到村里为他们送去慰问金和慰问品。
        针对府君庙村基础设施差的实际,近两年,该矿在生产经营形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先后筹集数十万元,为该村架设供电线路,安装路灯,修建村卫生所和文化广场。同时,该矿还购买了非转基因小麦良种,免费提供给该村贫困户种植,在麦子收获后再进行收购、加工,供应矿职工食堂和超市。仅此一项,该矿为种植小麦的贫困户每家增加2000元以上的收入。
        在郏县白庙乡宁庄村的“三粉”(红薯粉条、红薯淀粉、红薯面粉)加工厂,帘子布公司维修厂党支部书记、宁庄村驻村第一书记刘克和村民一起进行产品包装、装车、发运。
        为配合刘克驻村扶贫工作,帘子布公司党委通过“四项常态化”,即专题研究常态化、入村指导常态化、项目扶贫常态化、走访慰问常态化,对宁庄村既送“鱼”又授“渔”,实现“良性造血”。
        去年,在该公司党委全力支持和帮助下,宁庄村成立了“一家亲”红薯种植专业合作社,建成了“三粉”加工厂、肉羊养殖场、绿色养鸡场等。该公司先后购买了该村价值94万元的红薯粉条和红薯淀粉,以及2万元的羊肉。
        除“输血”和“造血”外,帘子布公司党委还积极抓党建促脱贫,按照集团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要求,指导该村党支部按照“一室四有两公开”(设立党员活动室,有党徽、党旗、入党誓词、规章制度,党员身份公开、支部党务公开)的标准进行设置,促进该村党支部建设提档升级。
        “走路不沾泥,做饭不烧柴,用水不用挑,每天有班上,这生活跟城里人差不多。”面对翻天覆地的变化,该村村民王仁华开心地说。
        十二矿党委大力开展结对帮扶工作,组织了8个党支部共同帮扶西桐树庄村的贫困户。党员干部经常深入到贫困户家中走访,给贫困户制订精准帮扶计划,寻找脱贫门路,并为贫困户制作了爱心卡,在爱心卡上写下帮扶人名字及电话号码,便于贫困户有难题、遇急事时能及时联系帮扶人。通过多方努力,西桐树庄村的贫困户由原来的190户减为目前的80户,脱贫攻坚初见成效。
        该矿选派的驻村第一书记丁备战依托上级政策,组织村民协商成立艾草种植农民合作社,扶持养羊、养猪、养牛专业户,开发乡村特色旅游项目,把村里的农副产品通过旅游卖出去,解决了村民卖农副产品难的问题,受到了村民的欢迎。
        同时,集团组织相关部门和单位开展送文化下乡、送医送药下乡、春节送温暖等活动,把组织的关怀和温暖送到村里。组织集团文体办、集团豫剧二团等创作、排演了大型现代戏《驻村书记》到多个贫困村演出,活跃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深受村民好评。该剧荣获全国煤矿文艺节目优秀剧目奖,平顶山市和集团首个戏剧类“河南省第十一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并入选“中原文化大舞台”剧目,参加“助推脱贫攻坚”鹰城优秀剧目巡演,在集团、平顶山市及郑州、许昌等地演出230多场,引起了强烈反响。两年来,医疗集团党委组织了60多位专家,3次到叶县常村镇柴巴村开展扶贫义诊下乡活动,累计有400多名村民不出山村、不用挂号、不用花钱,就能享受到大医院专家的诊治。
        许多贫困群众由衷地说,感谢党和政府,感谢米兰网给他们派来了好干部、带来了好项目。
        真抓实干 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
        壮志如铁,万里豪情同日月。
        打赢脱贫攻坚战,集团驻村第一书记把责任扛在肩上,把任务抓在手上,从群众最急需的事“做”起,从群众最期盼的事“送”起,从群众最急迫的事“帮”起……
        经过近年来的探索和实践,集团对9个帮扶贫困村通过建档立卡找准“穷根”,走出一条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退出、动态管理的扶贫脱贫特色路子。
        这完全得益于日夜战斗在扶贫一线的驻村第一书记。他们肩负责任和使命,用脚丈量民情,用心开展扶贫工作,对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不漏一个、不留死角,使党和政府的惠农阳光精准照耀到每个贫困家庭,实现了帮扶全覆盖。
        今年1月27日,叶县常村镇柴巴村光伏发电站正式并网发电,为村民新一年的好日子开了个好头。高兴之际,不少村民把刚刚出笼的包子送到在村部过年的雷超手中。
        柴巴村位于叶县西南部山区,与鲁山县、方城县交界,有“一脚踏三县”之称。该村下辖12个自然村,共190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54户,是省级贫困村。
        2015年8月,集团大庄矿副处级干部雷超经集团党委推荐、省委组织部批准,作为省派第一书记入驻该村。
        “只有摸清‘为啥贫’,找准问题根源,才能实现精准扶贫。”雷超说。
        驻村后,雷超首先召开了村两委会成员、群众党员、村民小组长、村民代表座谈会,征求意见和建议,并向镇党委建议由村主任兼任村党支部书记,充实了村“两委”力量,建强了村级基层组织。
        随后,雷超一个人走遍了12个自然村,深入田间地头、贫困户家中,了解村情村貌和贫困户致贫原因,很快完成了入村调研报告,制订了柴巴村脱贫发展规划。
        在两年多的时间里,在集团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雷超争取各类项目帮扶资金560多万元,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了村党员群众综合服务中心,新建了文化广场,绿化了村主干道,改造了危桥,整修了河堤,带领村民发展种植业、养殖业,成立了柴巴村养殖专业合作社,种植了250余亩美国黑李。
        利用荒山建成的光伏发电站,不仅成了该村的亮丽风景,还是村民眼中的“摇钱树”。
        “按照项目规划,发电站每年发电收入预计22万元。这些收入的一半作为村集体经济发展资金,另外40%为贫困户分红,10%作为公益资金用于村里公共支出。”雷超说。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今年前10个月,光伏发电站累计发电19万千瓦时,为该村集体经济带来收入约19万元。全村有望在今年实现全面脱贫,提前1年摘掉贫困村帽子。
        6年前的叶县水寨乡水寨村,是个人均年收入不足2500元的贫困落后村,也是组织涣散村、上访村。集团天通电力公司干部岳三良到这里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后,每年300天以上时间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全心全意为村民解难题,用责任和爱心架起了党群干群连心桥,谱写了利民为民的和谐曲。
        如今,水寨村扔掉了贫困村帽子,人均年收入达到了7500元左右,变成文明村、明星村。目前,岳三良圆满完成了工作任务,第二个任期届满,即将返回。
        天昊公司选派到郏县李口镇小昝庄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的李标锐,是个80后。他舍弃了年轻人的五彩生活,主动请缨扎根到生活条件艰苦的贫困村。
        李标锐的宿舍非常简陋,一间10平方米的集体宿舍,摆放了4张单人床,冬冷夏热,没有厨房,洗澡没有热水。为了让村民早日富起来,他跑了很多扶贫部门,积极为村民寻找致富门路。经过李标锐努力,在地方政府和天昊公司的支持下,小昝庄村通了自来水,实施了道路硬化工程,修建了村民文化广场,种植了大棚蔬菜,村容村貌发生了较大变化。
        李标锐利用国家鼓励发展光伏发电项目的机遇和该村便利的地理位置,带领村民建成了光伏发电站。“我们很快就能见到经济效益。多亏李书记为我们找对了致富路,要不然我家孩子连学都上不起。”该村贫困户郑粉红说。
        如同柴巴村、水寨村,在集团派出驻村第一书记的地方,无不发生着巨大变化。
        今年9月份,工程塑料公司派驻鲁山县梁洼镇连沟村第一书记黄海恩,积极联系邀请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的7位专家,到村里开展义诊活动,吸引了150余名村民前来问诊求医。《平顶山日报》专题报道了这次省城医疗专家到连沟村义诊情况。
        9月16日,鲁山县百日会战档卡规范标杆村建设现场观摩会在瓦屋镇白土窑村召开,物业服务中心派驻该村第一书记朱东峰在会上作了典型发言,白土窑村成为鲁山县第一批打造的6个标杆村之一。香山矿派驻鲁山县仓头乡白河村第一书记秦文勇,多方奔走,在鲁山县、集团有关部门帮助下,为村里建立了党员群众服务站、文化广场,增添了办公桌椅、空调等,改善了村容村貌及村部办公环境。
        山路无言,阡陌有情。贫困村里的“新面孔”渐渐成了乡亲们喜爱的老熟人。正是他们为精准扶贫铺下了“管道”,保证了各项惠民政策精准“滴灌”,才让村民们看到了致富的希望。
        大家发自肺腑地说,驻村干部来,村里变化大,农民真高兴。
        今年5月份以来,平顶山市在全市范围内每月开展一次助推脱贫攻坚“十佳好干部”评选活动,推出了一批事迹突出、群众公认的助推脱贫攻坚先进典型。目前,在全市686名驻村第一书记中已经评出了60名,米兰网选派的雷超、关会卿、刘克先后上榜。
        11月7日,集团驻村第一书记轮换工作全面启动。当日,新选派的省派驻村第一书记、尼龙科技公司副总经理李锋招正式入驻叶县常村镇柴巴村开展工作。11月15日至17日,集团新选出的8名市派驻村第一书记接受了市委组织部统一组织的任前集中培训,到11月底,他们按要求全部入村完毕。
        第一批,第二批,第三批,扶贫攻坚向纵深推进,推进,再推进,贫困户减少,减少,再减少。
        扶贫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
        站在新的起点上,集团党委团结带领广大干部职工站在实现中国梦的战略高度,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落实中央、省委关于扶贫工作的部署和指示,助力河南省四大攻坚战,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思路、更精准的举措、更超常的力度,再接再厉,精准发力,久久为功,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彰显国有大型企业的责任与担当,在中原大地上兑现时代的庄严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