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兰(中国)
 
  • 大庄矿转型发展走出新天地
  • 老矿区腾笼换鸟  “绿”煤进千家万户

        11月14日,记者在大庄矿院内看到,大有清洁能源公司20万吨民用清洁型煤生产线和10万吨工业清洁型煤生产线有序运转,车间外许多车辆等待拉货。
        曾为集团能源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大庄矿于去年10月底闭坑后,一度废弃的老矿区先后引进了两个环保项目,腾笼换鸟,探索发展新路。如今,为适应我市禁烧散煤带来的市场变化而建的年产30万吨清洁型煤项目已进入试生产阶段,其环保产品清洁型煤即将大规模投放市场;同样落户这里、由集团主导的另一项环保工程——湿煤泥深加工项目也正在加快推进,让这片老矿区焕发出了勃勃生机。
        据介绍,大庄矿拥有大量厂房和完善的供水供电及生产生活设施,集团内部铁路干线也经过该矿。清洁型煤项目上马后,该矿不仅盘活了闲置资产,解决了本单位去产能过程中剩余待安置人员的就业问题,还能为集团再提供200个就业岗位。
        大庄矿已成为集团老矿区成功转型的一个典型。
        在国家大力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背景下,该矿积极响应煤炭去产能政策,不等不靠主动关停。在职工转岗过程中,该矿实施人员精准细分,将学历较高的年轻职工安置到高新企业——平煤隆基新能源科技公司,把精干的井下一线队伍整建制输送到五矿、十三矿等集团主力矿井,同时积极上马新项目为转岗安置难度大的干部职工兜底,做到了人尽其才。此外,该矿及时关注转岗职工思想动态,积极做好思想工作,确保了矿区和谐稳定。
        煤矿洗“绿”,进入环保领域是大庄矿转型的亮点。闭坑后,大庄矿将目光转移到环保项目上,积极引进我市重点环保项目。为了克服丘陵山地建厂难的问题,该矿干部职工在矿党委的坚强领导下,连续3个月日夜赶工推进基建工作,最终使大有清洁能源公司按时落户该矿。目前,年产30万吨热值高、不挥发污染气体清洁型煤的一期项目已经竣工。二期项目设计产能300万吨,建成投产后可使大批转岗职工拥有新的就业岗位。
        在清洁型煤项目推进过程中,该矿与华南理工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进行技术合作,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该项目全部建成后将完全替代我市市场上污染严重的散煤,广泛应用于工业和民用领域,为我市“绿水蓝天”工程贡献力量。
        据了解,为激发企业发展活力,该矿在引进清洁型煤项目过程中,还为新成立的大有清洁能源公司注入了混合所有制“基因”。此外,该公司在新上的生产线上采用现代化集控系统,努力打造安全高效型现代化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