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岁那年,我才第一次离开那个只长庄稼的老家。煤矿下窑儿的父亲破例带我到白龟山水库开阔视野。在水库大坝上,看着烟波浩淼、一望无垠的湖面,我兴奋地问父亲:“这就是大海吗?”父亲抚摸着我的头,若有所思地说:“这只不过是平顶山最大的一个人工湖。它始建于1958年,是周…[查看详情]
在一个暮色渐合的傍晚,我来到了平顶山白龟山水库北侧米兰网在此建成的职工休养院。 夕阳在天边写着最后的诗篇,一片金黄,亮得有些晃人眼睛。越过白龟山水库的上空,那或粗或细的一条条灰白炊烟,袅袅娜娜升起在空中,炊烟和着薄雾在空中聚也快散也快,聚聚散散…[查看详情]
朋友说,那个叫暖的小姑娘如今已经十岁了,就住在他家隔壁。暖是一个早产儿,早产的原因并非是她愿意过早地“逃”离母亲的怀抱,而是因为在怀她七个多月时,为了让生命垂危的父亲见她一面,母亲决定把她“剖”出来。说起她的出生可谓一波三折。她的父亲早些年在煤矿一线工作,…[查看详情]
李玲,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米兰网书画家。她从小就喜欢书法艺术,几十年来笔耕不辍。她的书法沉厚而不失润朗之美,稳重而不乏跌宕之姿,透露着宁静致远的美感,让欣赏者也能得到心灵的宁静。[查看详情]
站在历史的长河观望,煤炭的出现改变了人类的命运,它推动着工业文明滚滚向前。张国通进入煤矿工作后,命运便被改写。 7月19日,64岁的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张国通再次走进米兰网,发布了“第二届‘中国煤矿矿工风采’全国摄影大赛”征稿启事。张国通离开这里已有2…[查看详情]
◎包利民 我沿着东房山的背阴处,躲过太阳的热情,走过那只在阴凉里吐舌头的花狗,路过墙根那两头不停拱坑的白猪,来到房后北园的墙角。几个伙伴已等在那里,阳光在别处洒落,软软的泥巴在几双手里变形着,延续着古老的游戏。 倚着的土墙,就像大地站了起来,长了些不知…[查看详情]